第8章我没想到你也有灿烂的笑容
红军在山坡上召开会议,陆陆续续到来的人坐在草地上。
“大家都是带兵的人,我也不例外。”彭老总停顿了一下,然后说:“带兵的人,都是从当兵过来的,应当懂得爱兵嘛!不爱兵,过去我们那几年的兵不是白当啦!这怎么能当好一个带兵的人呢?我今天给大家把话说破:我们中间的个别同志就是不懂得爱兵。一次行军,我看到一位领导同志骑着马,挥动着马鞭子,把马打得四蹄腾空。战马在行军的队伍中一闪而过。骑在马上的那位领导同志还不停地呼叫:‘跟上!跟上!快跟上!’我看,这位领导同志应该同战士换个位置,叫战士们骑马奔跑催促他,看他是否能跟上,又有何感想?我看呀,一些骑马的同志自己要练就一双‘飞毛腿’,催促战士快速行军才有发言权。在没有马骑的时候,行军才能不掉队。人民军队只要有了这种官兵一致的精神,就会战无不胜。”
史沫特莱和丁玲、吴莉莉来到山坡上,正好赶上彭老总的讲话,于是坐在地上听起来——
“还有一点,根据地人民已到了相当贫乏的程度。怎么样才能克服困难呢?**要求我们,减轻人民负担,保持人民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,这样才能达到积蓄力量,争取最后胜利的目的。我听说机关有个规定:首长骑的马不参加运输和帮助农民耕种劳动。我就问做出这个决定的同志,他的理由是‘战马和首长骑的马不能担任勤务劳动’。我说‘我还要劳动,为什么马比我还要尊贵?我去劳动,它也得干活。’现在我们处在严重困难的关头,战马和首长的座骑也得下地!”
彭老总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。
吃饭号声开始响起,彭老总说:“可能大家的肚子已经开始提抗议了,我就不往下讲了。总之,困难尽管是极其严重的,但是,我们完全有力量战胜它。我看,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,还是我们有的干部不认识困难。同志啊,对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才对!”
彭老总站起身来,准备走出会场。
丁玲指着彭老总,对史沫特莱说:“这就是彭大将军!”
“欢迎,欢迎!”彭老总迎上前,他那表示欢迎的微笑非常动人。
史沫特莱深深地被眼前这位笼罩着传奇色彩的将军所吸引,尤为敬重他那融军人英武与农民淳朴为一体的可敬的特殊气质。她看着彭老总,不说话。
彭老总笑着说:“史沫特莱女士,你怎么这样子看着我老彭啊?”
史沫特莱也笑着说:“我看你和我想象中的彭大将军不一样。”
彭老总风趣地说:“有什么不一样?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我是一个红头发、蓝眼睛、长獠牙的杀人魔王。是不是这样子?”
史沫特莱笑着摇了摇头,看着纯朴、直爽、豪放,说话饶有风趣的**,说道:“我未见你之前,认为你是又高又壮,但是我又想,红军的将军,就应该是你这个样子。我没想到你也有灿烂的笑容。”
“史沫特莱女士,你的中文说得这么利索,这真是我没想到的!”彭老总惊讶地说。
史沫特莱调皮地笑了:“没想到吧?我还能背中文诗呢——山高路远坑深,大军纵横驰奔。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彭大将军。”
“哎呀呀!”彭老总啧啧称赞。
史沫特莱问:“听说这是毛先生写给你的诗?”
彭老总笑道:“不错。不过,有一句诗你背错了。”
史沫特莱问:“哪一句?”
彭老总说:“**当初送我这首诗的时候,我把最后一句改为‘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工农红军’了。”
史沫特莱不解地问:“你这一改,不就成送给工农红军的诗了吗?”
彭老总不失幽默地说:“是呀,所以说你不应该采访我,应该采访我们英勇的红军。”
史沫特莱不依不饶,说:“彭大将军,你的部下我当然要采访,对于你本人的采访我要优先进行。”
彭老总停顿了一下,说:“那就随我们一起回司令部聊吧!”
彭老总与史沫特莱在一队战士的簇拥下,走在通往西征军驻地云阳镇的路上。
一行人走到街口,几位手持红缨枪的儿童团员拦住彭老总的警卫员董细年。
儿童团长神气十足地将红缨枪往他的面前一横:“过来,查路条!”
董细年打趣道:“呵,你好厉害!”
丁玲说:“彭司令员来了,你别查路条了。”
儿童团长梗着脖子说:“任何人都得查路条,不查不能通行!”
彭老总闻声走来,扭头对史沫特莱微笑道:“好!有这么些儿童团,我们就放心了!”
史沫特莱点头附和:“他们很忠于职守!”
彭老总俯身调侃:“如果我没有路条呢?”
“没有路条,就跟我们走,找我们队长去谈话。”孩子们异口同声。
董细年要上前去进一步说明,彭老总摆摆手阻止:“他们做得很对,我们要遵守。”
一位老大娘连忙过来,说:“孩子们,我认识彭司令员。我来作保,他真的是,还不赶快敬礼?”
儿童团员们一个个向**行起军礼。
彭老总慈爱地**他们的头,说:“好样的!”
史沫特莱忙着架起相机:“太可爱了!来来来,拍张照!”快门定格下这群稚嫩却严肃的面孔。
走进小镇,但见镇上门庭冷落,院落幽深。石雕浮刻的狮子牌坊壁立在门口。
史沫特莱问丁玲:“这是一个古镇吧,应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过去,怎么破败成这个样子了!”
丁玲说:“这个地方是个古镇,地盘也很大。听说以前,这儿非常繁华,后来灾荒加上战争,便逐渐萧条了。”
**则在民房前驻足,看着自卫队员们练习射击。
自卫队队长走上前来招呼:“司令员来了!”
彭老总说:“我们的司令部设在你们这儿,那么你们自卫队理所当然就应当在军事训练方面是先进的,否则便是我们军队的失职。”
“要是举行军事比武,我保证给您拿回一个大奖!”队长拍胸脯。
彭老总含笑点头:“有你这话,我就放心了。”
史沫特莱拉着丁玲的手,满脸期待地说道:“我们进屋去看看红军住的地方吧!”丁玲欣然回应:“好呀!”
在丁玲的带领下,史沫特莱和吴莉莉沿着一条石板小道步入房内。
这房子三面有墙,一面敞开着,原本雕刻精美的窗子此刻却七扭八歪、残缺不全,屋梁也被蛀得满是孔洞。堂屋和厢房的青砖地面上,铺着一层麦草,为这简陋的房屋增添了几分温暖。战士们的居住之处被打扫得干净整洁、井井有条。
史沫特莱不禁感叹道:“真没想到,在如此破旧的房子里,战士们竟能把屋子收拾得这般干净利落。”
丁玲微微一笑:“军容整洁,早已成为我们红军的一种自觉行为了。”
战士们或是交谈,或是欢笑,还有的哼唱着歌儿。
“开饭喽——”突然,炊事员高声喊道。
战士们瞬间忙碌起来。两名战士抬出一个大木甑,其中一人揭开盖子查看,只见里面满是大锅青菜饭。大家纷纷涌了上去,拿起木勺添饭。
史沫特莱对丁玲说道:“我也想和红军战士们一起吃饭。”
“行呀!那你就来体验一下吧!”丁玲回应道。
战士们围坐成一个圆圈,中间摆放着盛满卷心白菜的菜盆,每个人的饭碗里都盛着小米青菜饭,他们吃得津津有味。
史沫特莱看着这些简单的饭菜,十分的惊讶:“这些饭菜比我想象的还要简单呢!”
丁玲说道:“对于经常忍饥挨饿的红军战士来说,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伙食了。”
战士们看到史沫特莱走来,纷纷热情地站起来欢迎她。“坐这儿!”“和我们一起吃饭吧!”
史沫特莱开心地说:“好啊!”
恰在此时,左权带着几位参谋走了过来。他一看到史沫特莱,便笑着快步迎上前,热情地握住她的手,说道:“史沫特莱女士,欢迎你来到我们红军队伍中!”
史沫特莱也高兴地回应:“谢谢!”
“司令员在找你,没想到你跑到这里来了。”一个参谋人员补充道。
“我打算和战士们一同进餐。”
“这怎么行呢?司令部已经为你准备好了,请去吃饭吧!”又一个参谋人员说。
左权伸手相邀:“史沫特莱女士,有请——”
参考书目:参考书目:《中国的战歌》,艾格妮丝·史沫特莱著,江枫译,作家出版社出版。第1**页——第173页。
